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手机在线,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首頁>數據發布>統計公報

2021年重慶市巴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重慶市巴南區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巴南調查隊

(2022220)


2021,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洕l展保持良好態勢。

一、綜合經濟

經濟總量:據統計,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63.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4.5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38.6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70.3億元,增長5.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81414元,增加7684元,按現行匯率1:6.376折算為12769美元。

經濟結構:三次產業的比例為5.7:45.5:48.8。三次產業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1%63.3%33.6%,對全區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分別為0.3、5.22.8個百分點。(見圖一)

(圖2021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2021年全區常住人口118.78萬人,比上年增加0.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9.6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3.90%,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2021年全區戶籍年末416456戶,增長3.2%。其中,鄉村145084戶,下降1.5%;城鎮271372戶,增長5.9%。戶籍人口962111人,增長1.6%其中,男性481196人,增長1.4%女性480915人,增長1.8%男女性別比為100.1100。城鎮人口604038人,增長4.7%占總人口的62.8%;鄉村人口358073人,下降3.3%占總人口的37.2%(見表一)

(表一)2021年戶籍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年末數

同比±%

年末總戶數

416456

3.2

鄉村戶數

145084

-1.5

城鎮戶數

271372

5.9

年末總人口

962111

1.6

鄉村人口

358073

-3.3

城鎮人口

604038

4.7

男性人口

481196

1.4

女性人口

480915

1.8


二、農村經濟

2021年農業產值平穩增長,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糧經占地比為46.753.3。全區糧食總產量21.8萬噸,增長0.7%。農業總產值75.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4%(見表二)。

(表二)農 業 總 產 值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產值

可比價

同比±%

農業總產值(現價)

萬元

751337

5.4

1.農業

萬元

553714

2.9

2.林業

萬元

19700

11.9

3.牧業

萬元

106754

15.4

4.漁業

萬元

56244

5.4

5.農林牧漁服務業

萬元

14925

11.9

在農業生產中,水稻、玉米、紅苕、油菜籽、蔬菜、水果、生豬年內出欄、家禽出欄產品產量不同程度增長,小春糧食、油料產量略有下降(見表三)。

(表三)農 業 生 產

指標名稱

計量

單位

產量

同比±%

一、糧食產量

218367

0.7

1.小春糧食

6995

-5.0

其中:小麥

-

-

2.大春糧食

211372

0.9

水稻

108991

0.5

玉米

60831

0.6

紅苕

36505

0.4

二、油料產量

1252

-0.5

其中:油菜籽

1048

2.0

三、蔬菜產量

546410

8.6

四、水果產量

65501

9.3

五、生豬年內出欄

萬頭

18.90

29.7

六、家禽出欄

萬只

292.63

9.0

鄉村振興不斷提質。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大力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行動,全區市級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達15家,年產值超過億元的農業企業達4,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個,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32個,成功舉辦2021年重慶市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夏季發布會,2021年鄉村休閑農業營業總收入55.5億元。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建設區鎮村三級電商體系村級服務站點18個,促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題2021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5.7億元,增長20.6%。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建立巴南區農業品牌發展儲備庫,落實鄉村振興項目資金243萬元實施品牌獎勵。成功申報重慶名牌農產品11個,認證綠色食品20個,二圣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獲得中央資金450萬元支持。

農業設施建設加快。全面打出擴面、挖潛和政策激勵等增糧“組合拳”,狠抓撂荒地整治,新建成高標準農田2.5萬畝。農業服務業大力發展,2021年完成機械化耕地86萬畝,機插面積16萬畝,水稻機收18.2萬畝。堅持生豬產能提升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手抓”,加強對17個新建標準規?;i養殖場督導,新建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美麗鄉村不斷升級。深化鄉村生態環境治理,開展農用地安全利用,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30.6萬個、5.6噸。持續推進養殖污染綜合防治,完成水產養殖尾水整治308.4萬噸。堅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加強重點水域及重點人群常態化禁漁執法檢查。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創新“五制”工作法等經驗做法,提檔升級農村院落150余個,建成示范線15條。全區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2%。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汽車、摩托車、成品鋼材、商品混凝土、硫酸、紙制品產品產量呈增長趨勢,顯示器產品產量呈下降趨勢。(見表四)

(表四)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單位

總量

同比±%

1.汽車

89375

235.6

2.摩托車

930777

14.1

3.顯示器

10453284

-1.7

4.成品鋼材

58222

36.1

5.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8476582

17.6

6.硫酸

307509

20.9

7.紙制品

399475

8.3


規上工業經濟效益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21.0億元,增長15.5%;利潤總額90.7億元,增長61.9%;虧損金額3.1億元,下降56.9%;應收賬款凈額144.4億元,增長2.6%;產成品存貨29.3億元,增長21.3%;應交增值稅23.5億元,增長42.2%;利稅總額118.1億元,增長54.8%;稅金及附加3.9億元,增長4.2%;資產負債率為52.7%,下降0.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1.04%,提高3.2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0.4萬噸標準煤,增長0.8%。其中,原煤6.4萬噸,下降9.2%;天然氣10771萬立方米,增長1.3%;電力172009萬千瓦時,增長2.1%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72.2億元,增長12.6%;實現注冊地建筑業總產值392.2億元。房屋施工面積1614萬平方米,增長33.4%;房屋竣工面積866萬平方米,增長49.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建設與改造投資增長67.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3.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1%,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5.5%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433.0萬平方米,下降20.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15.3萬平方米,下降14.5%。商品房銷售額409.3億元,下降10.8%,其中,住宅銷售額345.8億元,下降7.3%。商品房施工面積2211.1萬平方米,下降9.8%;商品房竣工面積283.6萬平方米,下降19.4%;商品房空置面積219.2萬平方米,下降14.0%。(見表五)

(表五)2021年房地產開發

指標名稱

計量

單位

本月止

累計

同比±%

1.商品房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2211.1

-9.8

住宅

萬平方米

1566.2

-13.0

2.商品房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283.6

-19.4

住宅

萬平方米

179.0

-28.4

3.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433.0

-20.0

住宅

萬平方米

315.3

-14.5

4.商品房銷售額

萬元

4092543

-10.8

住宅

萬元

3457751

-7.3

5.商品房空置面積

萬平方米

219.2

-14.0

三年以上

萬平方米

56.5

-7.0

6.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

137

9.6

五、國內貿易與消費

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6.7億元,增長20.1%,其中,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4億元,增長15.5%。全區商品銷售總額1081.3億元,增長36.3%,其中,限上商品銷售總額725.2億元,增長43.8%。批發業銷售總額643.4億元,增長52.3%,其中,限上批發業銷售總額491.1億元,增長62.4%。零售業銷售總額382.7億元,增長16.9%,其中,限上零售業銷售總額226.1億元,增長15.4%。住宿業營業額12.5億元,增長24.0%,其中,限上住宿業營業額0.9億元,增長41.9%。餐飲業營業額42.7億元,增長26.7%,其中,限上餐飲業營業額7.0億元,增長33.0%

六、城鎮建設和城市管理

城市能級品質顯著提升。軌道交通18號線、軌道交通24號線項目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建成市政道路建設21條,共計28.6公里。打通斷頭路5條,完成11個嚴重擁堵節點的工程改造施工圖設計。啟動人行天橋建設4座,基本建成山城步道(花溪步道)建設20公里。花溪河濕地公園片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全部建成并對外開放,貫通工程—巴濱路李家沱段、延伸工程—巴濱綠岸段有序推進,黃溪河、一品河“清水綠岸”治理提升項目已開展進場前期工作。超額完成棚戶區改造944戶,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提升20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67.8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示范形象基本形成。

城市綜合管理成效顯著。狠抓市容秩序管控,扎實開展聯合執法,整治各類占道經營攤點3.4萬處,查處“違?!?/span>2200余輛次、違規渣車676臺次,查辦占綠毀綠案件35起、違法建筑470處。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加大機械化作業力度,實現全區主要城市道路機掃率達到95%。清理衛生死角2600余處、暴露垃圾992余噸、牛皮癬37.8萬余處。做好設施整治維護,人行道維修維護面積約0.9萬平方米,車行道維護面積約1.8萬平方米,各類護欄1.6萬米,城市道路完好率達98%。優化城市視覺空間,新增城市綠地約63萬平方米,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33.2萬平方米。改善公共照明服務,新增路燈390盞,全區照明設施亮燈率、完好率均達99%以上。突出生態環境治理,清運全區生活垃圾12.1萬噸、餐廚垃圾2.8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達100%。注重景觀節點打造,在各公園廣場、城區節點栽植鮮花83萬盆、面積約1萬平方米。實施福鹿大道、渝南A段等綠化項目8個,栽種花草綠植369萬余株,面積達24.1萬平方米。落實廁所革命,完成10座新建、改建公廁工程,建成投用10座“勞動者港灣”。

七、交通運輸郵電業

交通運輸服務不斷優化。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25.9億元,增長28.3%。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784萬人,下降9.9%;貨物運輸量2970萬噸,增長27.7%,其中,公路運輸量2917萬噸,增長28.2%,水運運輸量53萬噸,增長8.2%。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不斷改善,2021年末,全區縣道以上公路通車里程達6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208公里,鄉道里程達312公里,村道里程達3485公里。鐵路樞紐東環線達到通車條件,渝湘高鐵建設工程及惠民站、南彭站等附屬工程有序推進。渝黔高速擴能建成通車,渝湘復線控制性工程五布河特大橋基本完成,渝赤敘高速啟動開工儀式,沿江高速長壽二支線項目正在初設階段。佛耳巖碼頭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富江LNG加注項目的水工部分竣工驗收,完成全國唯一長江岸壁式清潔能源加注試點項目。建成通車月華路、豐羊路、圣燈大道等41公里普通干線公路,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100公里,提高城鄉互聯互通水平。新開行公交線路6條,優化調整公交線路7條,增加2條公交線路運力,更換城區公交站名23個。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姜家接龍片區82個農村客運招呼站,涉及7個鎮街、18條線路,建成投用渝南公交樞紐、云篆山公租房首末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完成跳石公交站規劃改建工作,積極配合做好李家沱三角崗、鹿角賈平保養場、界石萬象城公交站場前期規劃工作,確保公交車輛安全運營。

郵電業務不斷發展。2021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4.9億元,增長19.4%,其中,電信業務總量42.6億元,增長20.6%;郵政業務總量2.3億元,增長1.9%。全年郵政函件58.3萬件,包件593.4萬件,特快專遞6.4萬件。

八、對外經濟和文化旅游業

對外開放持續拓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與成都溫江花木進出口園區形成有效聯動。重慶公路物流基地獲批納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聯動創新區。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效率逐步提升,利用GMS直通車牌照開通從重慶到老撾萬象的直達班車,新開通到吉爾吉斯斯坦的中亞線路。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2021年成功獲批西部內陸省市第一個GMS(大湄公河次區域)行車許可證,并成功開通跨境直通車。2021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9億美元,增長44.5%。全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81.5億元,增長5.1%,其中,出口131.6億元,增長12.3%;進口49.8億元,下降7.6%。

旅游產業穩步發展。承辦溫泉康養文化與水中運動康復高端論壇暨2021年重慶溫泉康養項目招商推介活動,將東溫泉項目納入全市溫泉項目進行推介。舉辦2021年巴南民宿項目招商推介活動,集中簽約項目6個,推出20余處閑置房屋、院落,助推全區民宿旅游百花齊放賦能鄉村振興。打造“古鎮溫泉賞花二日游”線路,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線路。東溫泉景區、東溫泉—南溫泉旅游度假區分別通過國家4A級景區和市級旅游度假區復核。成功創建南溫泉、西流沱濱江旅游區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華熙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8個市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單位。

文化事業扎實推進。全年舉辦全區性大型群文活動53場次,鎮街文化站群文活動1972場次,群文創作榮獲全國級獎7個,榮獲市級獎34個。全區藏書總量77.4萬冊,年閱讀流通數91.3萬人次,年收刊供閱讀39.3萬冊次。全區廣播電視覆蓋率10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0%,有線電視用戶23.1萬戶。

九、財政金融業

財政收入有所下降,財政支出保持穩定。2021年全區實現轄區稅收總收入107.2億元,增長3.3%;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52.2億元,下降6.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4億元,下降5.1%,其中,地方稅收收入39.2億元,下降5.2%。地方預算內財政支出171.9億元,下降9.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8.3億元,增長0.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7億元,增長32.8%;公共安全支出7.3億元,增長15.9%;科學技術支出1.6億元,增長0.8%;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7億元,增長2.8%;節能環保支出2.9億元,增長3.3%;城鄉社區支出13.2億元,下降19.6%;農林水支出8.0億元,增長1.5%;交通運輸支出2.2億元,下降22.3%;教育支出16.7億元,增長2.3%;醫療衛生支出10.1億元,下降15.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8億元,增長21.8%

金融業穩步增長。2021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153.9億元,增長11.8%,其中,個人儲蓄余額747.5億元,增長10.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60.1億元,增長14.6%,其中,短期貸款128.6億元,增長6.6%;中長期貸款922.3億元,增長16.4%;其他貸款9.2億元,下降20.2%。按行業分,農業貸款2.4億元,下降25.9%;工業貸款87.0億元,增長25.5%;建筑業貸款24.2億元,增長31.6%;商貿業貸款36.3億元,增長9.0%;房地產業貸款33.8億元,下降18.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貸款86.7億元,增長12.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4.1億元,下降0.1%;其他貸款785.5億元,增長15.9%。

保險業穩定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5.2億元,增長0.4%,其中,財產險7.4億元,下降5.3%;壽險17.8億元,增長3.0%。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創新成效顯著。2021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全區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163家,增長37%,科技型企業累計達3717家,總量居全市第二。加快環重慶理工大學“一核一谷一帶一園”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重慶理工大學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先進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譚建榮院士專家團隊創新中心”順利入駐。全區累計建成市級眾創空間8個,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全區孵化平臺總面積達5萬余平方米,入駐創新創業主體303個。國際免疫研究院、重慶先進光電顯示技術研究院獲評重慶市2021年度新型高端研發機構,重慶西南果品營養研究院獲評新型研發機構(初創型)。累計建成各類科技研發平臺95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部級81個。申請專利4162件,增長37.3%;授權專利3586件,增長91.9%。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轄區內普通高校招生21515人,在校生69113人,畢業生14366人。區屬普通高中招生4624人,在校生13481人,畢業生3892人;職高招生12484人,在校生32644人,畢業生8864人;初中招生10095人,在校生30208人,畢業生7978人;小學招生13259人,在校生67649人,畢業生9417人;學前教育招生10426人,在校生37397人,畢業生11766人;特殊教育招生35人,在校生157人,畢業生0人;初中升高中入學率為95.8%,小學升初中入學率為100.0%,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0%。樹立先進典型,1名教師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名教師獲第六屆“重慶好老師”演講比賽一等獎。大力推進名師工程,新遴選13個名師工作室,招收培訓優秀教師187人。開展各級各類名師評選,建立健全名師考核獎補、動態管理制度,累計培養市區級骨干校長2人,重慶市名師獎2人,特級教師15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學科名師18人,市級骨干教師246人,區級骨干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456人。

十一、體育、衛生和計劃生育

體育事業再創佳績。市區共建橄欖球隊代表重慶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決賽中勇奪第六名。組團參加重慶市第六屆運動會,共有28次打破4項重慶市市運會紀錄,共獲金牌41枚、銀牌42枚、銅牌30枚,獲得4個項目團體總分第一名。新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328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創新設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指導服務站。推進體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開放工作,新增體育場地設施面積近10萬平方米,人均占有體育場地面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區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或低收費開放率達100%。大力舉辦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活動,相繼舉辦了2021巴南區“全民健身月”系列線上活動、“繡球花開?幸福時光”2021年中國體育彩票巴南石龍歡樂跑、楚河漢界?古鎮爭霸2021中國體育彩票“豐盛古鎮杯”象棋名人邀請賽暨成渝雙城(巴南—溫江)象棋交流賽、2021中國體育彩票“領跑成渝?重慶坐標”城市定向賽等賽事活動 。

衛生服務更加完善。項目建設不斷深入,全力推進區疾控中心整體遷建等10個建設項目,區精衛中心住院部改擴建工程投用,李家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公路物流基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建成投用,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能力建設項目正式投入使用。鞏固拓展區人民醫院“三甲”創建成果,成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巴南醫院。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市級衛生鎮覆蓋率100%。入選全市唯一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國家試點。建成市級健康促進醫院6所,獲評市級優秀健康單位1個,甲級鄉鎮衛生院8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100%。全區“八苗”接種率99.98%,累計接種新冠疫苗260.8萬劑次、110.1萬人。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平均管理任務完成率均為100%。

人口計生持續加強。不斷完善生育支持,全面落實產假、護理假等政策,廣泛開展孕優檢查,全區共有1625對育齡夫婦參加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覆蓋率達103.7%。大力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爭取中央資金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項目2個,下達資金230萬元,謀劃建設巴南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獲評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率先出臺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區級補助政策?,F有托育機構21家,開放托位1220個。全面落實計生扶助,核定獎扶對象31626人、特扶對象3251人,發放計劃生育獎扶特扶和一次性養老保險補助資金7356.4萬元。對3387名(含獎扶四級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人員落實“3+X”聯系人制度,發放傳統節日、“滿十”生日等慰問金117余萬元。

十二、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和民政

城鄉居民收支持續增加。2021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44569元,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4元,增長8.6%。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392元,增長8.8%,其中,食品消費支出11565元,增長5.6%;衣著消費支出3934元,增長9.7%;居住消費支出6137元,增長9.5%;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4501元,增長13.2%;醫療保健支出4001元,增長10.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6元,增長10.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123元,增長10.2%,其中,食品消費支出5508元,增長5.2%;衣著消費支出1255元,增長13.6%;居住消費支出2924元,增長11.4%;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472元,增長15.2%;醫療保健支出2220元,增長11.7%。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不斷提高。積極實施穩崗就業政策,全年就業培訓人數16281人次,新增就業人數25760人,其中,企業21703人;個體經濟組織911人;靈活就業3146人。城鎮參加養老保險25.8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8.2萬人,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5.6萬人,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64.4萬人。全區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997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就業形勢持續保持穩定。

民政事業成效突出。全區城鄉低保對象8173戶、10853人,特困人員6700人,全年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7956萬元,臨時救濟人員1313人。新建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個、村級互助養老點29個。在5個街道試點開展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公共服務,為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老人提供“線上+線下”居家養老服務。設立“家庭養老床位”20張,由鎮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簽約服務,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新登記備案養老機構3個,新增養老床位208張。首個區級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開工建設,設置普惠養老床位333張。加快醫養融合,全區57家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率達100%。新改投用區級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點1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護理型床位增至734張,有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全區現有村委會198個,居委會115個。

十三、資源、環境和社會治安

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2021年全區售電量408386萬千瓦時,增長14.5%,其中,居民售電量101410萬千瓦時,增長12.7%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深入實施“碧水行動”,持續開展水污染治理,啟動“清水綠岸”治理提升項目建設,花溪河綜合整治完成排水管網近60公里,生態綠道3公里,4座水質凈化站全面啟動主體工程,全區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已全覆蓋,8個鎮街污水廠升級擴能技改項目全部投運。深入實施“藍天行動”,嚴格落實中心城區高排放車輛限行措施,開展轄區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工作,鞏固揚塵控制示范道路20條,完成油煙治理50家,實現7天空氣質量預報。深化施工工地揚塵控制“紅黃綠”標志分類管控制度。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08天。深入實施“田園行動”,持續深化“無廢城市”建設。開展攀鋼鈦業公司鈦石膏渣場環境隱患排查,對農村污水治理設施進行排查,推進醫療廢物電子聯單工作。開展13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技改初設編制,開展涉鎘行業排查整治、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整治固體廢物非法堆存點。深入實施“綠地行動”,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管行動,完成“兩岸青山千里林帶”0.5萬畝,完成營造林任務15.7萬畝,廢棄礦山生態修復30公頃主體工程已銷號。深入實施“寧靜行動”,全方位優化夜間作業審核,推行夜間作業申報審核全程網上辦理。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和指導幫扶力度,城市建成區聲環境總體穩定。2021年全區碳排放強度預計為0.70/萬元,較2015年累計下降超過22%。全區各污水處理廠減排項目穩定運行,主要大氣污染物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下降完成率達標。

2021年,全區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數5467件,破案數3418件。







注:


????1.本公報數據為統計快報數據,正式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絕對值按現價計算,增速按可比價計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